当前位置: 笔下小说> 历史军事> 大宋权臣> 第921章 财大气才粗(2/3)

第921章 财大气才粗(2/3)

出面赠送牌匾的话,那情况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虽然这么做,的确是有点滥用职权的嫌疑,不过,一想到就因为几块牌匾就能让更多的孩子能读书,李纲也懒得在这个问题上跟韩墨继续计较了。



    至于那些私人创办的私塾,虽然收费已经很低了,可是对普通百姓来说依旧很难接受。



    针对这些私塾,韩墨的意思是由朝廷给他们另外提供宽敞的场地,然后,按照孩子的多少每年给这些先生们拨付更多的钱粮,将原来的私塾变成半官营的官孰。



    作为对这些先生们的福利,也可以由当地的官府出面定期举办文会,所有往来食宿的费用全部都由官府来承担。



    这样一来的话,一来可以让那些落第的举子们有一个谋生的手段,让他们能够生活得更加体面,也让天底下的那些百姓们看一看,哪怕读书不能做官,也依旧能够衣食无忧。



    二来,通过这定期的文会,也可以让这些私塾先生们有一个交流的平台,一方面可以让他们自己得到更多的提升,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最重要的是,这么做还可以大大的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真要是这么算下来的话,重新开办蒙学,到处招聘先生的麻烦不但可以解决了,而且还能够大大的节约开支。



    至于工学和算学这个,李纲倒是没怎么当做一回事,毕竟,这样的学堂其实很类似于后世的职业培训。



    朝廷在各地兴办算学和工学的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只需要投入一笔费用,每年给那些先生们提供薪俸,其实一年下来也花不了多少钱。



    最让他心动的,还是韩墨在明州、泉州、广州三地兴办的书院,这些书院的学生那可是要直接参加科举考试的!



    李纲虽然在官场上郁郁不得志,可看到韩墨这小子,居然肯每年给三座书院拨付二十万贯铜钱的时候,他还真有一种想要辞官去教书的冲动了!



    要知道,在现在这个年月,哪怕是一路的财政,最后能够拨付到学政上的钱粮,一年下来恐怕最多也就是几万贯而已。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