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小说> 其他类型> 退下,让朕来> 第561章 制盐,桑蚕,种粮(中)(1/4)

第561章 制盐,桑蚕,种粮(中)(1/4)

    根据《天工开物》内部记载,盐产大致分为海、池、井、土、崖、砂石这六种。即——海盐、池盐、井盐、土盐、崖盐以及矿石盐。大规模量产自然是以海盐为主。



    再以日晒法制取。



    大致步骤也就是利用滩涂,开辟盐田,再在自然涨潮时将海水引入盐田,经不断日晒风吹,盐田中的海水不断蒸发浓缩,达到饱和状态析出晶体,便得到了基础海盐。



    最最最大的特点——



    产!量!大!



    毕竟海水这玩意儿……



    某种意义上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奈何沈棠这块地盘并不临海,莫说海水,要是啥时候老天爷心情不好,她这边不提前做好防旱预备手段,或许要到处钻井取水才能勉强渡过难关,哪还有海盐啊。



    民间食用的多是矿盐,制取工艺落后,产出的粗盐色泽驳杂,滋味怪异苦涩。



    至于井盐?



    这玩意儿成本太高,凿井取盐,往往需要凿十丈甚至更深才可能找到卤水……



    滋味差,产量低,成本高。



    但——



    这在沈棠这边不是问题。



    她这边最不缺的就是人工劳力。



    武胆武者真的好用。



    荀贞毕竟也是当过父母官的,有丰富的治下经验,与盐业也打过交道,对这方面了解比较多。他道:“倘若制盐,以陇舞郡的地理,唯有井盐与矿盐可用,但——”



    即便工艺上去,产量能提升多少也不清楚,更别说从十乌手中发一笔横财了。



    寥嘉问:“池盐不行?”



    所谓池盐便是湖盐。



    他出身在大陆西北与西南交界处的弹丸小国,附近湖泊众多,便有几处池盐,专门供应附近诸国。同时,这些咸水湖也是附近小国互相征伐的导火索,兵家必争之地。



    谁拿下这些地方便能扼住附近诸国的食盐命脉,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甚是热闹。



    大陆西北盐矿多。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