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读书须用意(2/5)
手,打断了众人沉浸的心,笑道:“饿了的可以去吃饭了,今天没有作业,劳逸结合。”
孩子们发出欢天喜地的声音,给姜陵鞠了一躬后,便像猴子般各回各家了。
于是在场剩下的,就只有大人了。
明公稍稍正了正身子,思绪从之前的课堂中抽离,自觉收获颇丰,腰脊挺拔,心态在无声无息中发生了转变,对黎公的轻视早已烟消云散,只剩下了满满的敬意。
他也隐隐意识到,接下来的,才是今天的主题。
果然。
等孩子走光后。
距离明公不远处,当即便有一位青衫男子肃然起身,对着姜陵揖首说道:“在下素闻黎公惊才绝艳,开创历史先河,铸就新道,故而从西楚而来,不知我等可否有幸一听?”
此言一出,场上顿时有不少人露出了吃惊之色。
没想到黎公之名,竟然已经传扬到了西楚,连那边都有人为了“文道”远道而来。
明公被这一句话点醒,顿时注意到。
空地之上,其中不乏有与自己一样,衣着风格与周围燕国人截然不同的异国人。
而这些人的气质,往往会比燕国本地人要更加出众。
毕竟是为了“文道”,敢翻山越岭,不远万里而来的人。
能够下定这份决心的,自然不会是寻常人物。
姜陵虚按一下,示意让其坐下,然后一开口,便是一句石破天惊的话。
“你们可知春秋大陆为何文字诞生了数千年,却始终没有人发掘出其中的奥妙,反而先诞生了追求自然,返璞归真的‘仙道’?”
一开始,场面是死寂的。
无数人面面相觑,过了一会,才有人小心翼翼地学着之前孩童的举手,交出了自己的答案。
有人冷哼一声,“上到朝廷,下到乡野,谁人不崇拜能飞天遁地的修士,又有几个孩童,会说自己将来要成为一名大文豪的?”
姜陵点了点头,微笑说:“没错,这便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总的来说,便是崇武轻文的大环境。”
“只是……”
姜陵忽而话锋一转,脸色平静,掷地有声地说道:“谁说秀才不能执笔卫国?谁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