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退火工艺(3/4)
然,确定为必然。
除了过于抛费金钱人力物力之外,没有一丝缺点。
秦时忍不住心中苦笑:姬衡他,真是顶级低调的奢华又简朴啊!
再看看一旁的各色兵器物什,不需要对铁质有多么深的了解,或者观察特性结构,只看旁边六国工匠逐渐微微昂扬起来的精神就知道。
大秦虽在铁工处有额外发展,但论及做兵器,能力仍是不如楚燕。
但这也不怪工匠,实在是之前楚地才有着丰富的铁矿,能够任铁匠施为。
而在咸阳,只渭水河畔这里少少的那些产量,实在够不上大展拳脚。
她缓缓走过去:“尔等所造坚兵利器呢?”
楚地工匠缓缓抬头,说道:“如今国破家亡,贵人亲至,小人等又怎敢有利器?”
这话说的。
之前秦国工匠的那些东西,也都是由铁官命侍从捧在一旁,等待秦时一一看过的。
秦时也没不高兴——虽然立场不同,但人家确实国破家亡了,发点小脾气就罢了。
反正,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都是天命罢了。
因而淡然一笑:“那不看也罢了,无非是些基础的百炼钢技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轻描淡写,仿佛随口闲谈:“我想想,是生铁冶铸,利用生铁退火工艺,将其反复加热、折叠、锻打……”
这个工艺在如今很先进,但是对比后来汉朝进一步发展的【可锻化退火工艺】,显然还远远不够。
不过在当今,炉温从1000°稳定提升到1200°,偶尔更高,就已经形成了一个技术上的大进步了。
再加上独特的【生铁退火工艺】,只楚燕专有,但显然国仇家恨,让他们私下有了隐约同盟。
如今,那些六国工匠们的骄傲和瞧不上,可以理解。
毕竟秦国差就差在这个工艺上。
仅仅只只言片语,且有些用词与工匠们的用词并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