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小说> 历史军事> 大唐协律郎> 0267 宰相前程(2/4)

0267 宰相前程(2/4)

废话,那是一定会的,多天真的人才会认为一个以暴力作为存在基础的组织会守规矩?

    不要说飞钱的本钱,历史上作为农业生产安全线的义仓储备系统,也被李林甫和一众聚敛之臣大肆盘弄,和籴、变造来回折腾,反反复复榨取社会财富。

    规矩从建立的第一天,就注定了一定会遭到破坏与践踏,就好像人一定会死一样,区别只是这一刻什么时候会到来,又会以怎样的方式到来?

    真要到了社稷生死存亡那一刻,什么保命求存的招能用都得用上,哪还管什么规矩不规矩。

    可如果太平年景里,仅仅只是为了个人私欲,便大肆破坏伦理规矩、公序良俗,并且以此为能,这种人如果不赶紧弄死,大唐也得完蛋!

    高力士倒是没有什么家国天下的宏大情怀与概念,但在听完这一个计划后,也是忍不住赞不绝口:“其实去岁舆驾便应西归,只是灾变骤生,圣人怜悯百姓疾苦,不忍加倍扰之,所以仍然盘桓洛阳。

    但诚如六郎所言,帝宅又岂可久虚?若今岁灾情仍然不能缓解,则仍归期难定,是需要筹备一批钱帛粮谷以备事。若此时呈献此计,确是大善。”

    他作为皇帝的亲信大太监,对于圣意如何当然也有不浅的体悟。

    如果不是确有必要,圣人其实并不怎么喜欢待在洛阳,无论是从个人经历与感情上,还是从平衡内外而言。

    开元十二年筹备封禅,年底时候圣驾便来到了洛阳,到如今已经离开长安两年多的时间,圣人心内其实已经颇为思归,但受累于国用匮乏与天灾影响,只能继续留驻洛阳,心中自然也焦虑不安。

    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谁如果能够筹措出一笔可观的财货用于归京所耗,无疑都会极大的获得圣人欢心。

    这正是高力士当下所急需的,他虽然也颇得圣宠,但这还不够,起码还不足以让圣人有足够的理由和动机庇护他完全不受北衙的打击报复。如果他能将此计进献,那么在圣人心目中的分量无疑就会大增。

    于是当他再看向张岱时,心中那份被迫顶雷的郁闷感顿时荡然无存,只恨这小子不是自己的亲孙子。

    “六郎如此深知时疾,且能作此良计,自然也应当清楚若亲自将此献于圣人,必能深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