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小说> 历史军事> 汉官> 第13章:沛公今何在?(1/5)

第13章:沛公今何在?(1/5)

    《诗经》有言: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今夜虽无丝竹管弦之乐,但魏哲之心却同古人。

    而对于张昭这样的“嘉宾”,他自然不会让明珠蒙尘。

    于是魏哲当场便邀请张昭加入幕府,拜其为议曹从事。

    对此张昭欣然应之,全无当初面对陶谦征辟时的抗拒。

    魏哲高兴之余便索性让张昭负责起草《剿贼令》,策动下邳国抗曹。

    如果说刚才的亭间问策是第一道面试的话,那么这次实践就是第二道考验。

    张昭明白此中深意,但还是泰然自若的接下了这份差事。

    并且针对如何治理徐州乃至于中原之地,提出了很多确实可行的见解。

    这让魏哲顿生相见恨晚之意,当即秉烛夜谈。

    随着夜色渐深,魏哲终于意犹未尽的放过了张昭,让糜竺领他至厢房住下。

    深夜,朦胧的月光隐隐透着丝丝寒意。

    回廊之下,糜竺沉默片刻之后终于眼神复杂开口道:

    “足下屡次拒绝州郡征辟,今夜却主动上门自荐,何以前倨后恭乎?”

    按理说糜竺和张昭乃是乡党,天然就具有共同的政治立场,在邺城幕府人才济济的当下,他们徐州士人更应该团结对外才对。

    但……糜竺就是忍不住。

    当初他这个徐州别驾之职就是张昭不要,陶谦才转而征辟糜竺。

    从这个角度来说,糜竺应该感谢张昭才对。

    可人性就是这么复杂。

    糜竺固然欣喜于能跻身别驾之位,但心底对张昭却一直耿耿于怀。

    嫉妒也好,不服也罢,终究很难以平常心对他。

    然而面对这看似嘲讽的话语,张昭却依旧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

    只见他毫不在意的轻轻一笑道:

    “彼一时,此一时。陶恭祖不过一守户之犬尔,焉能与骠骑将军相比?”

    “而今天下英雄虽多,然唯有魏公可致太平。某虽不才,愿附骥尾!”

    闻听此言,糜竺当即默然,心中只感觉五味杂陈。

    ……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