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小说> 其他类型> 华娱:从神棍到大娱乐家> 第二百八十三章 纳斯达克敲钟!(5/12)

第二百八十三章 纳斯达克敲钟!(5/12)

像2005年的路宽扛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大旗,倡导和实践好莱坞电影工业化的制片模式一样。在80年代的上影厂,其实早就开始了这一探索。魔都在建国以前就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国内城市,那一批接受过先进思潮影响的电影人进入制片厂后,也一直延续着好莱坞的经典叙事风格。1980年,上影厂制作出国内第一部科幻电影《珊瑚岛上的死光》,甫一问世就掀起热议和轰动,开启了国内科幻电影的先河。与此同时,踩着年轻化浪潮开始执导的张一谋、陈开歌、田状状等人也依托着西影厂和广西厂开始了先锋电影的探索。路老板叹息道:“如果历史进程没有遭到反资自的影响,没有朱大珂这帮文痞和碰瓷者的扣帽甩锅。”“内地影坛说不定也会像好莱坞和纽约一样,走出商业和文艺的两个电影中心,大家各自发展,承担不同的使命。”“拿奖的拿奖,赚钱的赚钱,对于文化出海和电影艺术的繁荣都是大有裨益的。”兵兵恨声道:“那朱大珂不就是那个时代的文化宏位兵吗?”路老板哑然失笑:“差不多吧。”“86年他在魔都《文汇报》上发表文章《谢进电影模式的缺陷》,批评谢进的电影所恪守的是陈旧的叙事法则,具有一种‘以煽情性为最高目标的陈旧美学意识’。”“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是朱大珂把影响中国电影艺术变革,和接受好莱坞文化殖民两顶帽子扣到了他的头上,这实在太致命了。”就像刚刚路宽所述,朱大珂、李劼代表的一帮严肃评论界的嘴炮,放在当今时代也许是苍蝇的聒噪。但是放在当时,几乎毁掉了谢进在好莱坞模式和商业化电影道路上的探索,毁掉了佳片频出的上影厂。没有人敢再冒着如此大的正智风险继续高歌猛进,中国电影的主流逐渐转向魏晋名士一般的“谈玄”模式——一味追求哲学理念,忽视情节,反对尖锐矛盾,刻意挖掘人性。兵兵头靠在身边男人的肩膀上,听他诉说这段“神州电影陆沉”的历史。“为什么从90年代开始,我们的观众就已经很少走进电影院了?”“就是因为【讲故事】,这个最简单、最基础的电影准则,被朱大珂那帮评论界人士抨击和污名化了。”“虽然那以后中国电影在西方频频拿奖,但是内地电影业也迅速崩盘,一直到1994年,国家不得不放开好莱坞影片进入内地,来提振市场,吸引观众。”兵兵听得百感交集,这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