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小刘画画,片场震撼(2/12)
录要点。“大家的工作很细致,继续保持。”路宽皱着眉头看了看表,决定长话短说,待会儿还要去奥运竞标小组那边看看一天的收获。“提几点要求吧。”“第一,刚刚我审的几条片子里,仍然有不少群演的表情、动作比较僵硬。”“我知道过高的要求不现实,但也绝不仅仅是要求他们不看摄影机这么简单。”“这个工作请飞红拿出章程,利用明天半天时间编写一个简洁的群演须知。”“注意点、禁忌点、简单的表演技巧和思路,不同部门的对接人员等等。”路老板笑道:“这次塘山地方给我们提供了大量免费的群演,这虽然是助力,但如果不善加利用,反而成了累赘。”免费的就一定好吗?当然不是。如果自己自己花钱雇来的群演,有不合格瞎胡闹的,训斥教育开除都是题中应有之义。可这些有的是当年的幸存者,有的是为了帮忙来的,剧组管饭,其他费用自理,于情于理是无法拒绝的。怎么把这种地方政府提供的资源利用好是关键。俞飞红颔首:“是,导演,我明天会跟街道负责宣传的同志对接,请他们帮忙。”“嗯,第二,从明天开始,赵老师和我会暂时分成两个小组拍摄,大家要提前做好分工。”对于大地震这样的大场面调度戏,三四个拍摄小组同时开始是常事。一个长镜头,通过好几段戏拼接起来司空见惯,通过统筹安排能够极大增加拍片效率,节省剧组人吃马嚼的成本。比如詹姆斯卡梅隆在拍摄《阿凡达》时就有动作捕捉组、实景拍摄组和制作组,分头拍摄、统一合成,极大地缩短了制作周期。如果没有分组,按照顺序完成动作捕捉、实景拍摄和特效制作,整个电影的制作时间可能会成倍增加。卡梅隆这种拍摄方式节省下的大量场景搭建和重新拍摄的成本,高达3亿美元。最经典的当属《明日边缘》,在核心戏份的拍摄中,导演给男主找了三个替身。正主在伦敦城郊拍文戏,一个在佛罗里达跳飞机,一个在伦敦的购物中心打架,还有一个在百慕大开快艇。不过《塘山大地震》的剧组现在虽然有三台4k高清的数字摄影机,能熟练操作的只有赵飞跟他的大弟子,顶多也就分成两个组。众人领命而去,路老板又不辞辛劳地跟奥运小组讨论到了9点半,这才回到剧组驻地宾馆。躺在床上,他眼前闪过今天刘伊妃的怪异表现,掏出手机给她打了个电话。“喂?”“那个,大屠杀电影可能要提前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