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因琴生情 别妻献赋(2/5)
/p>
王吉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遂与司马相如附耳数语,相如自然乐从。当下用过酒膳,遂将司马相如行装,命左右人搬至都亭;使他暂时寓居亭舍,每日必亲自问候。司马相如之前尚还出来相见,后来却屡次挡驾,称病不出。偏王吉仍日日一至,未曾少懈。附近民居,看见县令仆仆往来,伺候都亭,不知是什么贵客,寓居亭舍,有劳县令这般优待,逐日殷勤。一时轰动全邑,传为异闻。
临邛县有很多富人,第一家要算卓王孙,次为程郑,两家人的僮仆,各不下数百人。卓氏先祖世居赵国,以冶铁致富,战国时候便已着名。及赵为秦灭,国亡家灭,只剩得卓氏两夫妇,辗转迁徙蜀地,流寓临邛。好在临邛亦有铁山,卓氏夫妇仍得采铁铸造,重兴旧业。汉初榷铁从宽,榷铁即冶铁税。卓氏坐取厚利,复成巨富,蓄养家僮八百人之多,良田美宅,不可胜计,程郑由山东徙至此处,与卓氏操营的事业相同,彼此都是富户,并且同业,当然是情谊相投,联为亲友。
卓王孙家就有家奴八百人,程郑家也有数百人,一日卓王孙与程郑谈话,说:“听说王县令有个贵客,我们备办酒席,去请他过来,自尽地主情谊。”乃即就卓家为宴客地,预为安排,两家精华,一齐搬出,铺设得非常华美;然后具柬请客,首为司马相如,次为县令王吉,此外为地方绅富,差不多有百余人。
到了中午,王吉去请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却推辞有病不肯来。王吉见司马相如没来,不敢进食,还亲自去迎接他。司马相如不得已,勉强来到卓家,满座宾客无不惊羡他的风采。
酒兴正浓时,王吉把琴放到司马相如面前,说:“我听说长卿喜欢弹琴,希望聆听一曲,以助欢乐。”司马相如推辞了一番,便弹奏起曲子来。这琴名为绿绮琴,系司马相如所素来喜欢弹弄,凭着那多年熟手,按指成声,自然雅韵铿锵,抑扬有致。大众齐声喝彩,无不称赏。恐未免对牛弹琴。正在一弹再鼓,忽然听到屏风后面有环佩之声,即由司马相如留心窥看,天缘辐凑,巧巧打了一个照面,引得司马相如目迷心醉,意荡神驰。究竟这屏后立着何人?原来是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卓文君年才十七,生得聪明伶俐,妖冶风流,琴棋书画,件件皆精,不幸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