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小说> 其他类型> 重生之我为书狂> 第四百六一章:君子之侠(3/4)

第四百六一章:君子之侠(3/4)

肯定有过人之处。”

    “林学姐,你太高看我了。宫白羽可是北派五大家之一,被称之为梁生武侠之后第一人。而且宫白羽常年在《大明报》上写时论,一手笔杆子玩得那叫一个厉害。这关于侠的文章我写倒是可以写,但写出来估计连个浪花都起不了,拿什么与宫白羽斗。”

    “说是这么说,但我们水木也不能在这一块被他们燕大比下去。”

    “行,回头我研究一下。”

    “那就这么定了,学姐期待你的大作。”

    吃完早餐,黄一凡回到讲师公寓。

    虽然临近开学,但身为讲师的黄一凡任务比较轻松,即不需要管理班级,有班级指导员,代课老师管理,也不需要做什么教学安排,这种事暂时也轮不到黄一凡。他只要安安静静休息个十几天,开学之后前去讲课就好了。

    想起刚才林心情拜托他的事,黄一凡便进入水木论坛。

    此时,关于“宫白羽”的“何为侠”又有了新的武侠理论。

    【君子之侠。

    私剑之侠之后便是君子之侠。

    先秦之侠虽以私剑为主流,缺乏对君子道德有意识的积淀培养,但在具体的侠义行为之中,人是有感情,有理智的动物,一种对侠义伦理原则的崇尚,已经在暗中生长……这种侠义,称之为君子,也称之为君子之侠。

    君子之侠之后,便是江湖之侠。

    章太炎《检论》卷九中说:“其在蒿莱明堂之间,皆谓之侠”。顺民即“蒿莱”,朝廷即“明堂”,而在这二者构成的“官民”二元结构之外游离着的那些一切不稳定的成分,都可以称为“侠”。章太炎的说法,显然把侠的范围无限扩大化了,但侠的江湖模式也因此得以形成。

    江湖为五湖四海、三教九流,为民间世相的一个大而又大的大杂烩,不认同于“官”,也不认同于“民”。

    私剑之侠退出主流,君子之侠成为理想,江湖之侠遂崛起于社会现实之中。

    当然,江湖之侠不是江湖的全部,也不是侠的全部,但在东汉三国以后,它却既是江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侠的现实存在的主流。】

    至此,宫白羽的武侠理论,也在私剑之侠,君子之侠,江湖之侠理论当中形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