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到底谁给谁挖坑?(4/7)
公室里。
“工业实践的价值我们承认,也确实值得哲学去介入。”
“但你要我们哲学系出面挂名、立项、写材料、对接评审,还得再配几位老师组稿、指导、跟进……这可不是小事。”
“你刚刚不是说,通用件项目背后,是康德的‘综合判断’,是工具理性的现代实践嘛?”
“那咱们总得知道你说的是哪句话、哪个逻辑、哪个论证基础。”
萧辉顿了顿,轻描淡写道,
“你举了个康德的例子,就不能是你自己瞎编的,对吧?”
陈露阳微微一怔,脑中迅速闪过“糟了”两个字。
果然,萧辉的声音不紧不慢地继续响起:
“是合作就要讲标准。”
“你说你能把技术与哲学融合,那好,我们配合你做项目,就得清楚你说的理论是不是原典支持、术语是不是翻译准确。”
“哲学是搞推理的,不是讲感觉的。”
他语气仍旧不急不慢,却句句击中要害,
“哪怕你真能搞成工业奇迹,但你要拉着哲学系出成果,我们就不能拿一堆模糊感慨去写项目报告。”
“你要我们参与你的项目,可以。”
“那我们也要看得明白、写得准确、讲得清楚,你说的黑格尔段落、康德术语、哈贝马斯的概念逻辑,得落地到文献里。”
“所以嘛~”
萧辉摊摊手,像是在说一件天经地义的小事:
“你要我们哲学系参与项目,就得先把那几段原文翻出来,标清出处,顺便写个导语,说说你怎么看它跟‘通用化’的关系。”
擦……
陈露阳人麻了。
他本想挖个坑让别人跳,没想到人家非但不跳出来,反而一屁股坐进去了!!!
不过现在还不是麻的时候!!!
“萧老师,您意思是愿意加入我的项目????”
陈露阳呼吸都有点急促了。
实习编译是小事儿,能拉哲学系一起搞项目才是大事!
这可是北大哲学系啊!
国家最顶尖的理论阵地之一,学术口碑、政策通道、课题申请……样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