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文化太可怕了”(1/6)
“您说什么?”
“电视剧?”
郑晓龙有些错愕。
因为在他看来,江弦那是搞文学的人物,搞电影的人物。
这年头,文学和电影那是文艺界的重头戏,最受大众瞩目。
换句话说就是红海,市场一片大好,竞争那叫一个激烈。
他们电视剧呢?
那真是蓝海一片,和电影、文学这些文艺主流一比,实在是不被待见。
没办法,电视剧这个概念现在在国内实在是太模糊了。
他们京城电视艺术中心拍过几部电视剧,像是《矿长》、《头发的故事》,这些片子,与其说是电视剧,倒不如说是电影。
形式上太像电影了。
原因也很简单,电视艺术中心的工作人员,像林汝为,也就是《四世同堂》导演,这些人都是来自长影厂、西影厂以及各个电影厂的。
他们本来就是拍电影的,自身也有拍电影的能力,但是为了回京城,想进北影厂又进不去,因此只好“屈尊”来到这个电视艺术中心,都集中到了电视艺术中心这儿。
电视剧是什么,他们也不太明白,也是试着去接触,因此拍出来的东西形式上就更像电影。
话又说回来了。
这些人搞电视剧,那都是被逼无奈,实在没办法拍电影,没有谁是能拍电影非要来拍电视剧的。
但是江弦不一样。
郑晓龙打包票,江弦的电影绝对是抢手货色,他想找人合作一部电影,各大电影能跑到他们家把他们家门给挤破了,但他居然主动来掺和电视剧的事情。
这就很不可思议。
“您说合作电视剧?具体是怎么合作?”
“是这样。”
江弦慢悠悠的开口:“你也知道,我现在管着现代文学馆这一块儿,我在那儿又搞了一个影视创作中心。”
“影视创作中心?”
“对,叫海马。”
江弦大概给郑晓龙讲了一下海马影视创作中心成立的过程,“我们也是小单位,电影这东西肯定是玩不起,那就只能找你们搞电视剧的合作合作,看看有没有可能一块儿弄点儿东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