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终于开播(3/6)
的作家。”
他老人家精力有限,江弦和他简单聊了几句,就赶紧组织起拍摄工作。
王扶林、张艺谋、张建亚他们见着茅盾先生也很激动,为了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更多的拍摄内容,已经提前做过很多遍的预演。
拍摄结束,茅盾先生明显有些累了,不过他执意把江弦喊过去再说些话。
“我讲了太多话,讲不动了,你给我说说文学馆的事情吧。”
“不久前去日本,我和巴老参观了东京都他们的作家文学馆,确实很受震撼,不仅有大量的资料,能够为学者、研究者提供宝贵的研究资源,我还注意到,他们好多的小孩子都会去参观,这能促进一代代文化和精神继续往下传承。”
“我们出去转转。”
“外面天气挺冷,风有点大。”江弦提醒。
“无妨,透透气。”
江弦只好搀扶着他老人家,慢慢移去院子里。
院儿里种了两棵白杨树,江弦一下就想到茅盾的那篇《白杨礼赞》。
“不知道文学馆的事情能不能成,我想请个匠人,给文学馆做个特殊的门把手。”江弦天马行空的说。
茅盾侧头看向他,“特殊门把手?”
“给您倒个手膜,把门把手做成您手的形状,这样人民群众推开文学馆大门的时候,也能和您老人家握一次手。”
“哈哈哈哈。”茅盾笑了起来,觉得他这个奇思妙想还挺有趣。
“江弦,今年的优秀评选,有你没有?”
“有一部入选了。”江弦说。
全国优秀评选的结果已经下来了,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入选了1980年的全国优秀短篇。
除去他本人,汪曾祺的《受戒》,大侄女王安忆的《本次列车终点》,史铁生的《午餐半小时》,也全都同时入围了全国优秀短篇。
也就是说,除去他本人创作的,还有三篇获奖作品全都与他有关联,作为编辑,完全能够共享获奖这份荣耀的。
茅盾见他没有因为长篇并未获选而沮丧,颇为欣赏,“你去年的创作频率很高,大部分都是长篇,哪怕不获奖,这样创作也是对的!”
“有您认可,这比我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