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2/3)

你,当初能叱咤风云。”



    两人就随便聊着,然后郑昆才说出此行的目的。



    “黄埔船坞应该并入和记了。”



    “这个自然没有问题,年后就可以执行了。”



    两人又商议了几处细节,然后郑昆就告辞离开;两人商议过后,得出的结论是,此次是现金交易,如果换股的话,黄埔船坞的人,不会同意,太吃亏了,而且和记的股票价格也太高了。



    和记这一年,可是赚了不少钱,不过大多用来收购土地旧楼工业楼宇,当然还有丁权了,此时的丁权非常便宜,只用二百港币到三百港币。



    等到八十年代中期,丁权就会涨到六千港元,新世纪,一个丁权可能就值百万港元了。



    郑昆回到自己在的办公大楼里,这个大楼,已经入住了商业报社与大发证券与大发基金。



    这幢大厦有两部电梯,一部直通顶层,另一部为商业报社与大发集团使用,裙楼以下是商铺,而商业报社就在之上的几层,然后是大发集团。



    回到自己的安乐窝里,郑昆马上受到了皇帝般的待遇,除了有佣人外,还有三个如花似玉的秘书为他服务。



    看到郑昆回来,身为秘书中的大姐,安妮说道:“老板,北美的实验传来消息,有一款新的CPU要上市了,而且价格便宜。”



    郑昆听说有便宜的CPU,马上来了兴致,沙发也不香了,人也坐起来了,马上问道:“说一下,什么情况?”



    “那边说,原来有一群人从MOTO的芯片部门出来,他们基于MOTO的6800的基础上,研发出了6502,价格只有25美元一颗。”



    郑昆一听,眼睛就亮了起来,原来,郑昆为了兼容性,一直采用的是INTEL与ZILOG的芯片,不过价格并不便宜,达到了360美元,而MOTO的6800也要175美元。



    现在有25美元的,自然要25美元的,他可是听说过这个CPU的,其寿命之长,让人匪夷所思,直到他身死前,仍有部分设备,使用6502,很多掌机,仍旧使用这个CPU,可以说非常长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