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剑曰无名(第二更)(2/4)
的答案,从晓梦口中道出,灵觉笼罩之下,当有不一般的感受。 “人道孰大,损不足以奉有余,是故,其愈高,其愈大,其愈弱,其愈衰,其愈亡,七情交织,六欲相随,周而复始,堪为轮回。” “当其时,当有圣人出,妙悟天道至理,逆转人道之大,功成弗居,无为有为,无私有私,秦国可一天下,是秦国之必然,亦是天道之轮转。” 晓梦再次应曰。 “哈哈哈,甚佳。” “晓梦,你天资聪颖,坐于天宗后山修行,颇有些像师兄梦回春秋之时,一观祖师之道之行,期时,祖师居于大周守藏室之内,遍览上古以来,百家诸多典籍。” “随其后,出洛邑,短短十年,妙悟天道,身融万物归元,儒家孔丘问道,叹曰其犹龙耶,你能够有这般感悟,师兄很是满意。” 周清毫不掩饰面上的欣喜,大道至理,祖师之言说道的很是清楚,天道与人道孰轻孰重,更是超脱者与凡人的界限。 世俗之人追求功业、名利,并不算什么,那也是天道,可惜天道之内,也有人道,人道极端,容易变化。 春秋以来,诸国连绵攻伐,烽火不休,便是此道。 而百多年前秦国变法,便是逆转人道,偏向于天道的一项决策,是故,秦国得以新生,短短数十年,壮大如此。 至于秦国的未来,那非周清所谋,一切都是天道,果然有人妙悟玄奇,当可再次延续下去。 “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四象一体,当为无极。” “尘世之道,便是修行之道,天宗立足天道,把握人道,是故有今日,人宗立足人道,把握天道,堪为艰难,如那逍遥子、木虚子等人不思体悟人道与天道变化。 ” “反而极力掺和其中,实在是自毁道途,焉得长久” 无论是天宗,还是人宗,本源还是道者修行,一切都是为修行悟道服务,纵然是杨朱一脉的极端修行之法,亦是如此。 在尘世之中,保性全真,保留一丝真灵,破开枷锁,登临玄